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所有:尋餐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
尋餐網公眾號
尋餐網微博
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(shù)達581萬個,比上年下降3.48%,也就意味著在過去的一年,全國共有21萬家餐廳倒閉關門!
活下來的餐廳都是相似的,而那些倒下的餐廳,卻各有各的死穴。
就在前天晚上,外賣品牌優(yōu)糧生活合伙人閆寒,以自己親身經歷的三個案例,分析做餐飲,到底有哪些不能碰的死穴。
以下是閆寒的直播課程實錄。
定位不準確,開業(yè)兩周就倒閉
第一個案例,是我身邊一個朋友開的店,專做30厘米大漢堡,試吃時在朋友圈引發(fā)了各種刷屏、點贊。
然后他就信心滿滿籌備開店,因為沒有太多錢可以投,就選擇了做外賣店,而選址,選在了北京東三環(huán)的CBD白領聚集區(qū)。我當就覺得這個項目不太靠譜。不出所料,兩周就關閉了,這是我見過從開門到關門是數(shù)一數(shù)二快的。
(圖片來自環(huán)球網,與文中品牌無關)
他到底經歷了什么呢?
其實一開始的生意還是很好的,因為他平常交友廣泛,這個東西一發(fā)出來,身邊的朋友抱著嘗鮮、好玩的想法點來吃,吃完之后迅速曬圖,引起第二波單量,但是起了兩三波之后,單量馬上就停下來了。結果第二周就撐不下去迅速關門。
分析一下,其實敗局就敗在四個點上:
1敗在人群定位 娛樂性質餐飲開在CBD,白領不買單
北京CBD區(qū)以白領為主,無論是“高端白領”還是“屌絲白領”,他們工作都很忙。
而30厘米大漢堡,娛樂性質更多一些,比如朋友聚會、娛樂場景,工作日午餐場景吃這個東西是很浪費時間的,誰會在上班的中午天天點30厘米的大漢堡呢?而且大漢堡是需要六、七個人湊著一起吃,這個對白領來說也不太容易。
其實他可以參考披薩的定位,比如大學生宿舍一起吃,如果開在大學城,或者年輕人聚集比較多的社區(qū),沒準還能多活一段時間。
2敗在產品定位 外賣產品沒有復購率,就沒有生命力
復購,是外賣的生命線。也就是外賣產品要日常、吃得慣、平價,因為外賣覆蓋的就是周圍三公里,要是做一個特色的東西,顧客幾個月甚至半年吃一次,是支撐不起一個店的。
目前,蓋飯類、米飯炒菜類、麻辣燙、麻辣香鍋,這些食材比較豐富的東西,比較符合外賣的產品定位,因為顧客每天可以換著樣去選擇。
你做一個30厘米的大漢堡,大家一看很陌生,只有少數(shù)人為了嘗鮮會選擇,而選擇一次可能就不會吃第二次了。所以初購率、復購率都不算高,這是產品定位上的失敗。
3敗在價格定位 價格與價值不匹配,虛高于市場平均水平
一個30厘米大漢堡,定價是170左右,五、六個人一起吃,人均還得30左右。這個定價其實很無厘頭,因為漢堡成本沒有那么高,他定這個價格只考慮一個因素,就是利潤率必須高。
而北京在2015年,15-25元才是最正常的外賣價格定位,你本身做了一個需要五、六個人湊齊才能吃的餐品,人均還在30左右,還不如去吃個麥當勞。
所以,價格沒有定位到日常的價格上,與價值不匹配,是價格定位的失敗。
4敗在渠道定位 新、奇、特產品更適合堂食,不適合外賣
所謂渠道定位,就是做堂食還是做外賣。而這個朋友以外賣作為自己的渠道,就注定失敗了。
首先,30厘米大漢堡,屬于比較新奇、體驗感比較強的產品,如果做堂食,多投些錢在門店裝修上,在北京東三環(huán)打造一個潮流的、做大漢堡的店。用現(xiàn)在流行的話是:你在全北京年輕人心種下草了,他們總是會想著過來拔草。
這樣面對的流量就是幾百萬人的基數(shù)。如果用外賣做渠道,受限于范圍,基數(shù)就只能是十幾二十萬人,差了幾十倍。
所以建議大家,如果是一個很新奇、很新鮮、很有創(chuàng)意的產品,最好做堂食店,因為全市獨一家,全市的流量都會被吸引過來。
小結1:
萬事始于定位,復盤一下大漢堡的敗局,實際上是每一步的定位都沒有想清楚,最終開業(yè)僅兩周就倒閉。
所以,如果大家有什么新、奇、特的創(chuàng)業(yè)點子,一定要往后多想幾步,這些死穴你會不會中招,畢竟開餐廳還是一個風險很高的事情。
眾籌餐廳是個坑,成功全靠撞大運
眾籌餐廳這些年一直很火,第二個案例,就是7年前我親身參與的一個失敗的眾籌項目。
當時是2010年,微博大V五岳散人牽頭、眾籌500萬、200多人參與的。我作為微博一個“小憤青”,也積極響應,投了幾萬塊錢。
這個眾籌看起來特別靠譜,有微博大V牽頭,不缺錢;參與眾籌的各行各業(yè)的能人都有,不缺人。我們當時想,光是200多個股東們帶朋友來吃,也能把這個飯館養(yǎng)活了。于是就盤下了一個叫“山里江南”的魯菜館,連名字都沒改,簡單裝修一下就開業(yè)了。
但開餐廳這件事,怎么可能是想象的這么簡單!
2010年11月開業(yè),前一兩個月生意還可以,董事長發(fā)喜報說一天營業(yè)額1萬多,已經取得盈利,大家歡欣鼓舞,還暢想說以后在眾籌個幼兒園、快餐廳之類的,現(xiàn)在想想真是在做夢。
到2013年初,餐廳就因為經營不善倒閉關門了,只活了一年多,很多股東甚至到現(xiàn)在都不知道這個項目為什么失敗。
1敗在品牌 沒有品牌意識,在消費升級時代就是找死
連餐廳名字都沒改,用上一家店的招牌“山里江南”,這實際上是拿一個已經是失敗的品牌,沒有經過任何改良,就重新開張了。
可以看到這200多個股東,幾乎沒有人會在意這個餐廳的品牌是什么樣子。大家只考慮到,有五岳散人大V牽頭,這么多股東參與,而對品牌沒有任何專業(yè)的考量。
“山里江南”,一眼看上去要么是山里野味,要么是江南菜,打死也想不到是做魯菜的。
所以這個失敗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么,恰恰是因為我們在品牌上什么事情都沒有做。2010年已經有消費升級的苗頭了,我們這么搞品牌,簡直就是找死,能活一年多就是燒高香了。
(消費升級下的北京特色餐廳——局氣)
2敗在營銷 營銷是個系統(tǒng)工作,光靠微博大v 不可持續(xù)
餐廳開業(yè)以來,沒有做任何系統(tǒng)的營銷推廣,基本就靠五岳散人老師在微博上拉流量,股東帶著朋友過來吃,但是這樣的流量能有多少呢?
整個餐廳連組織做個海報、發(fā)個傳單都沒有,這對于一個新開業(yè)的餐廳開說,在營銷上是完全站不住的,牽頭人再大V也沒有用。
3敗在管理 老板不僅要強勢,更要把全部精力投入餐廳經營管理
眾所周知,眾籌最忌諱的就是沒有強勢CEO,股東太多,誰都能說了算。而我們的情況恰恰相反,CEO五岳散人老師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,也是一個很成功的文化人,我們對他很崇拜,他在團隊里也是說一不二很強勢。
問題出在管理上。一個餐廳,需要老板將其作為自己唯一事業(yè),才有可能做好。
但是散人老師有很多很多業(yè)務,微博得維護,還投資了很多項目,還有跨境電商的生意,真正能夠投入到餐廳經營管理上的時間是有限的。而我們股東中又沒有一個專職的有經驗的人來管這個餐廳。
所以,雖然CEO是強勢的,有資源有能力的,但是沒有把足夠多的精力放上來,200多個股東也都是指望著去分錢,而沒有想著去干活。整個項目在經營管理上相當失敗。
小結2:
雖然時隔7年,現(xiàn)在考慮眾籌,跟當時的道理是一樣的,要對眾籌項目的各個因素全面判斷:
老板能力行不行;
產品有沒有競爭力;
是不是有專業(yè)人員全身心投入做CEO;
老板愿不愿意投入足夠多的資源和精力在餐廳上……
這幾點考慮清楚后,再決定要不要參與一場眾籌。但是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,這些要素都具備的項目,我覺得牽頭人可能優(yōu)先考慮自己全投,或者找專業(yè)投資機構參股,眾籌永遠是下下策。如果能夠遇到,那就是撞大運了。
盲目依靠外部力量,擴張越快死得越快
餐廳規(guī)模化擴張,對餐飲老板來說,就像一個毒蘋果,看著誘人,吃下去可能致命。第三個案例,就是敗在擴張上的一個品牌——Mama Box(媽媽便當)。
Mama Box是最早一批做外賣連鎖的,含著金湯勺出生,在優(yōu)糧生活還在苦哈哈發(fā)傳單的時候,它就拿到洪泰基金500萬天使投資,全城開店速度非???,做得風生水起。
我當時還把它當作假想敵,制定一系列策略,但到2016年,就很少看到它的門店了。從在風口上被吹上天,拿到500萬投資,到全部關店,不過短短一年時間。
品牌沒有價值核心,依靠補貼盲目擴張
首先Mama Box的產品,用的是飛機餐的加工方法,中央工廠做熟,送到門店加熱,可以說產品是相當難吃了。
能開這么多家店,有這么多單量,純粹是因為拿到投資,再加上平臺補貼,做大額滿減,吸引了非常多的新用戶。
但是這樣的擴張僅僅是依靠外部力量,并沒有解決自己產品的問題。隨著外賣平臺補貼的縮減,新用戶沒有留存,單量驟降,錢燒玩了,就迅速關店,成為外賣行業(yè)的“先烈”。
自己的產品本身沒有什么價值,依靠平臺補貼發(fā)展起來了,這屬于外部條件。我還沒見過依靠外部條件發(fā)展的很順利的項目或企業(yè),所以品牌的價值核心應該是向內去尋找。
如果品牌沒有價值核心,產品、運營、體驗都不過關,就去盲目擴張,只能是擴張越快死得越快。
上一篇:論蛋糕店促銷的正確開啟方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