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所有:尋餐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
尋餐網公眾號
尋餐網微博
長久以來,消費者需求在不斷改變。且隨著互聯(lián)網的普及與互聯(lián)網思維的深化,餐飲也開始走出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桎梏,開始吸取新的知識和理念。
但近幾年,大家似乎在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條路上越走越歪,最后甚至發(fā)展為哪個企業(yè)不把“讓用戶滿意”的旗幟舉過頭頂,都是政治不正確。
可是,你們真的知道到底該如何讓消費者滿意嗎?
哪里需要往哪搬,你當“服務”是塊磚?
2011年,一本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風靡整個行業(yè),甚至行業(yè)外的知名企業(yè)都開始學習他們的管理和服務。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同,海底撈的服務與管理,是當之無愧的NO.1。也開創(chuàng)了一切問題都可以用服務來彌補的先河。
如今六年過去了,學習海底撈的,有誰混得風生水起了?
很多學習海底撈的同行都對服務理念有一種誤解,認為海底撈的服務就是一種“跪舔式”典范,把消費者當做上帝,自己卑微又小心翼翼。
加上這幾年興起的O2O行業(yè),網約車、外賣、共享單車,起步初期無不是靠著“補貼”這一招萬金油,應對用戶的所有不滿,但有利就有弊,早期靠砸錢打下來的江山一旦優(yōu)勢不在,又有多少消費者會買賬?
君不見,滴滴剛一漲價,普通出租車的生意就開始回暖;外賣補貼力度變低,馬老板又提“新零售”。
跪舔式服務的初衷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但很多時候,消費者要的,并不是你的卑躬屈膝。
學會適應第三次消費升級
1.消費者的更迭
我們正處于國家第三次消費升級的風口浪尖,年輕的消費群體生來就處于馬斯洛上三層,經濟與教育基礎支持他們去對消費產生新的認知與需求。 這已經不是張勇所說的,“味道差點用服務就能補救”的時代了。
現(xiàn)在80、90后對海底撈的服務更多的是一種好奇,甚至有不少網友直呼對海底撈的熱情服務感到“害怕”,覺得每一個服務員都在盯著自己,如果自己不提需求,他們就會很“失望”。
消費者更加在意情感上的滿足,互相尊重以及個人意識比較強,追求個性化與新鮮感。
▲知乎網友覺得海底撈的服務很“可怕”
2.服務者的更迭
消費者的更迭代表著從業(yè)者的更迭,最典型的就是活動在餐廳一線的服務人員。目前餐飲行業(yè)總是面臨著人員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問題,很多時候并不是95后難管,而是95后壓根就沒有作為一個“卑微”服務員該有的覺悟。
馬洛斯第四層需求表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(wěn)定的社會地位,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。尊重需要得到滿足,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,對社會滿腔熱情,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。
前幾年海底撈說要往美國發(fā)展時,安普若安校長就有評價,說美國的餐廳服務員比較注重既不打擾客人,又能被客人隨時找到,提供親切但有一定距離的服務,海底撈這種太過熱情的服務方式不知道美國人民是否能適應。
熱情≠過度服務,保持距離,給消費者留下恰當?shù)目臻g,他們也許會更加滿意。
▲馬斯洛需求階層
必須抓住需求核心
餐飲行業(yè)消費者的訴求最核心的還是產品,但隨著消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改變,去餐廳吃飯成為一種復雜的社會行為,消費者對不同品類的食物有了不同附加需求,比如吃西餐需要優(yōu)質的環(huán)境,吃日料需要儀式感,小吃需要便攜性等。
消費者的針對性去求餐飲從業(yè)者通過查看后臺數(shù)據與消費者調研輕松獲得,但要警惕的是,很多時候,消費者所說的需求其實是個美麗的陷阱:
1.消費者的情緒化需求
很多時候,滿意是一種心理狀態(tài),我們可以用從眾心理來左右用戶心中對于某件事的滿意程度。很多時候他們表達的只是一時的情緒,而并不是真正的需求。就像團購平臺上的某些差評,任性且無理取鬧。
“我不喜歡綠色,餐廳里的綠植讓我不舒服,差評。”
“我剛失戀了,為什么你們的食客不能安靜點?差評。”
“想吃魚又怕辣,你們廚師能不能發(fā)明一種不辣的剁椒魚頭?”
“......”
這些需求如果都要一一滿足的話,就會出現(xiàn)劣幣驅逐良幣現(xiàn)象,刁蠻的客戶逐漸占據客戶群的大部分比例,餐廳陷在低端消費者群里無法自拔。
▲你永遠無法取悅一個故意找茬的客人
2.很多需求本質上是存在互斥的
早期百度用戶體驗調研中有這樣一道題目:你希望百度搜索每頁顯示多少個搜索結果?
超過90%的用戶選擇了每頁顯示20個或更多。
但最后的新版本由于搜索困難,檢索速度緩慢等原因依然討不到用戶的歡心。
所以百度貼吧之父俞軍有這么一句話:用戶的反饋,我每條都讀;用戶的建議,我一概不理。
巴奴采納的也是消費者已有的意識和反饋,而并不是將改進的希望寄托在消費者的出謀劃策上,畢竟生意是你在做, 你的難處你自己知道。
3.消費需求的場景錯位
消費者的需求一般都是以自身為出發(fā)點,因個人喜惡常常出現(xiàn)層次不齊的現(xiàn)象,且很多需求不具有普適性。
比如經常會有顧客抱怨餐廳內環(huán)境嘈雜,要求服務員安靜點,顧客也要安靜點。
這樣的需求本身就與餐廳的消費場景相悖,尤其是火鍋、串串這樣自帶社交屬性的品類,大家不可能都不出聲,除非已經關門大吉。
▲需求與消費場景不符,做了就是畫蛇添足
小結
餐飲作為一個剛需行業(yè),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只有一種。
以此為基礎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針對性需求,即細分需求。
餐飲企業(yè)可以通過大數(shù)據了解這個需求是否足夠龐大,能否支撐起新的商業(yè)模式,從而判斷這個需求到底該不該被滿足。
同時消費者的需求也分為客觀與主觀,餐飲從業(yè)者在想方設法提高消費者滿意度與消費體驗時,要學會區(qū)別其中不務實的部分,結合自身的條件與定位,理性地做出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