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所有:尋餐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
尋餐網公眾號
尋餐網微博
小寒挽著一場大雪,撲面而來,將鄭州氣溫驟然拉低至多年未見的零下15℃,雪后的都市,一切恍入木心《從前慢》里的意境……
鄭州福彩路晨旭路口,48歲的頓玉松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。從玻璃窗透進的午后冬日暖陽,擁抱完老板臺后又灑滿一地。
小憩后的頓玉松,陷進黑色老板椅里,不緊不慢打撈起生命源頭的過往。雖是老料兒,但正如夠年份的酒,飲一口即微醺。
頓玉松身后,一壺觸手可及的茶湯“咕嘟咕嘟”冒著熱氣,淡淡茶香順著彎彎壺嘴兒溢出,氤氳滿屋。
在頓玉松濃厚的鄉(xiāng)音里,總有種被抽離現場的感覺。仿佛不是場一問一答的專訪,更像是他30多年歷練后的一次重新自我檢視。
經過萬水千山般的反復磨洗,這位來自中國廚師之鄉(xiāng)的豫北漢子,將當年的沖勁闖勁隱藏得不露痕跡。從唇齒間流出的一言一語,都似蒙上了一層禪意。
1一碗大酥肉里的饑饉與啟蒙
距鄭州東北約150公里的長垣縣,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。秦時因有防垣而得名長垣。長垣自古尚廚,1100多年前的北宋,就形成了宮廷菜、官府菜、市肆菜、寺庵菜和民間菜五大體系,民間更有“長垣村婦賽國廚”的戲謔俗語。
1970年生人的頓玉松就有一位“巧如大廚”的母親。
回翻他18歲前的往事,幾乎每件都有擰出堿水般的苦澀。
排行老七的他,盡管上有五姐一哥,但一貧如洗的家景,并沒有給他的童年帶來多少幸福回憶。好在有位巧手慈愛的母親,農家再普通不過的菜蔬一經她手,立刻便能幻化出各種人間至味。
野菜疙瘩湯、南瓜煎餅,這些家常吃食填充了寡淡歲月,也充實了頓玉松最初對食物的敬意。
人類自古對食物的記憶原始而深刻。
回想當年饑饉歲月,記憶最深刻的還數母親做的一碗“大酥肉”。
“只有大過年才能吃到!”掌管著一家老小吃喝的母親,用一年儉省下緊缺糧票,購置幾斤豬肉,或炒或燉或炸,將幾天的“年歇”(過年俗稱)打扮得張燈結彩一般。吃口大酥肉,嬌嫩可口,“一下能香到骨子里,連做夢嘴里都吐著香”。
“食物竟也有如此的神奇?!”頓玉松幼小的心里埋藏下對母親的膜拜和對廚藝最初的敬畏。
“我也要當廚師!”這句從心底發(fā)出的話像只小手直往外伸,一直到他16歲。
2一塊西瓜皮、八口炒鍋的脫變
正如梭羅在《瓦爾登湖》里說的:“一個人若能自信地向他夢想的方向行進,努力經營他所向往的生活,他是可以獲得通常意想不到的成功的。”
對照頓玉松30余年廚師生涯,兩者何其相似。
瑣碎的日常,沉著的執(zhí)念,不改的初心。
1986年,頓玉松16歲,渾身迸發(fā)的青春荷爾蒙讓他的心更加不安分起來。
那年,崔健首唱的《一無所有》,齊秦憂傷哼出的《外面的世界》里,也有頓玉松的激情與渴望。
“我得到外面學廚!”經親戚牽線,初二沒上完的頓玉松,進入長垣縣商業(yè)烹飪技校烹飪培訓班正式學廚。
“選料上乘,善治干貨,刀工精湛,味中求形,凡味之本,湯最為始……”因為熱愛,所以執(zhí)著。
鍋蓋大小的砧板前掂起廚刀那一刻,頓玉松終于找到自己的人生羅盤。
一手摁著現在,一手攏起未來,日后的時光就這樣在手下幻化著神奇。
班里年齡最小,但數他學得賣力。有次放學路上撿到塊西瓜皮,他撿起來拿回家就練刀工;為練翻鍋,父親給他訂制一把鐵鍋,他端碗沙子練習,半年摔壞八口鍋。
系統理論填充了饑渴的大腦,切、片、剁、劈、拍、剞等基礎淬煉了刀工,很快使一個一心追求上進的農村愣小伙成長為一名初級廚師。
3三根紅蘿卜餓出個豫菜名廚
在縣城學藝半年后,鄭州省五建招炒菜工,頓玉松被“保送”。
“不混出個人樣,死也不回來!”撂下狠話,頓玉松坐上時速40碼的大巴車揮別了17年的老家。
可趕到省五建,一看到“足夠倆人跳進去洗澡”的炒菜鍋,他登時氣泄一半,“看不到往后的希望”。
當打聽到有親戚在招牌飯店嵩山飯店做廚師后,還不知自己進不進得去就毅然辭工。
這下可做了大難。不到半月,零花錢花光。最后餓得受不了又偷跑回之前的食堂,以學雕刻為名討要了三根紅蘿卜。
靠著三根吃蘿卜,頓玉松硬撐一周。等親戚來看他時,已餓得起不了床。
親戚偷偷將他帶進飯店,當起黑學徒——表面幫廚,背后偷偷學藝。
每次管理人員巡查廚房,他不得不東躲西藏。
就這樣偷偷摸摸學仨月,愣小子終于成學徒。
這一年,國寶級烹飪大師郝苗、川菜泰斗黃子云、粵菜泰斗康輝來指導,讓頓玉松真開了眼界。學徒期滿,頓玉松又跳槽鄭州稅務賓館,成了站灶廚師。
每月25元工資他常分成三份,一份寄家,一份零花,剩下的全買了烹飪書籍,“知識讓我變得更強大”。
生活中的頓玉松,比《喜劇之王》里的尹天仇幸運得多,
沒一直“跑龍?zhí)?rdquo;,一步步接近夢想。
在鄭州稅務餐廳干了三年,20歲的頓玉松便當上了餐廳主任,領著23名都比他大的工作人員。同時享受科級待遇,分配了住房,出門有專車代步——一輛昌河面包。
這期間,他還被派到四川和深圳深入學習川菜與粵菜。“越學習越發(fā)現豫菜才是八大菜系的根脈。”
當日子過得正云淡風輕順風順水時,在外包廚的朋友一句話雷醒他:“就你那一月千把塊錢死工資,還不夠我一月電話費!”
頓玉松又將自己逼上“絕境”。但跳進的那家餐廳不久就關了門。
“錦衣豫食”數年,一下又回到“解放前”。接下來的五個月里,他腳蹬自行車在鄭州滿大街地找工作。“每天騎行100多公里,見著飯店就進去問‘要人不’,光褲子就磨爛好幾條”。
千禧年,命運之神再次眷顧這個餓著肚子闖天下的廚鄉(xiāng)漢子,他進了豫煙大廈做了行政總廚。
一年時間,將月營業(yè)額從四五十萬一下躍至80萬。
2002年,進豫財賓館,又將50多萬的月營業(yè)額提升至128萬, “頓大廚”的名號開始叫響餐飲圈。
那些年,頓玉松內心里一直有個聲音在重復“振興豫菜……”他“逢賽必參加”。
2004年在武漢舉辦的全國第四界烹飪大賽,主辦方為中烹協,被圈內稱為烹飪界奧斯卡。他獨創(chuàng)的“紅唇映雪梅”“云龍蝦絲”兩道菜輕松奪金。兩年后,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“中國烹飪大師”名單里,頓玉松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奪獎第二天,站在武漢黃鶴樓上眼望遠方云海,頓玉松突然陷入一片迷茫。
“以后的路怎么走?我不能一輩子都給別人打工吧!”頓玉松說。
“我一定得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!”頓玉松在心里暗暗下定了決心。
4一個名字里的煎熬與夢想
2007年初,鄭州福彩路晨旭路口,
頓玉松醞釀多年的第一家飯店——煜豐美食掛牌納客。
“那時(這地方)偏得沒人煙兒,好多人都懷疑難成生意!”
“裝修店面我還借了100多萬,就想著豁出去了,賠了就跳黃河!”
領著貼心的18名伙伴,他擼起袖子火力全開,
頓玉松“呵呵”笑著,眼角一閃而過的魚尾紋褶皺里,透出深藏著的洞悉般智慧。
從切下的第一根蔥絲,到端向顧客的第一盤佳肴,
煜豐,就像是頓玉松精心準備的一束帶露百合,
他小心翼翼地捧出,向這座已融入他靈魂的城市,第一次深情表白。
如果將長垣縣那個偏僻古樸的老家,視作他生命原點的精神憩園,這里則更像是他身披鎧甲沖突奮戰(zhàn)的夢想起點。
1000多平面積,專做正宗豫菜??蛦蜗M三四十元,羊肉燴面大賣。但2013年后,受“國八條”沖擊,大環(huán)境發(fā)生變化,100多萬流水凈利才幾萬塊,員工個人產值太低, “叫好不叫座”。重新整合后,頓玉松決然揮出三板斧:改名、砍菜、定位顧客。
5一只千年鴨子的蝶變
德魯克說過:企業(yè)的使命是創(chuàng)造并留住顧客。
中國2.4億的新中產,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消費的主力人群,
2017看得見的工匠精神回歸,迫使你必須要用工匠精神去做好每一個商品。
聞名中外的北京烤鴨,其實源自汴京烤鴨,宋朝《東京夢華錄》里即可查到。而煜豐開業(yè)起就有烤鴨賣。頓玉松決定聚焦單品做出極致。
2016年2月1日起,兩家直營店重新定位煜豐汴京烤鴨。
鴨坯選擇四系鴨和白鴨雜交的品種的N型鴨,顏值高皮厚。
又傳承優(yōu)化1000余年的古法烤制技藝:在零下20℃去脂排酸,在棗木高溫270℃的炭火上烘烤45分鐘,歷經整整13道工藝菜。
成品不僅外觀飽滿,顏色棗紅、無腥味、不油膩,還開創(chuàng)了燒餅夾鴨肉的新吃法。
食材選取上,專門挑了傳統石磨工藝壓榨出的李家小磨香油,“純天然、無添加,小時候啥味現在還是啥味”。
定位后,以前汴京烤鴨的點菜率只有20%,后升至98%;以前每家店一天也就賣二三十只,現在能賣110多只。
緊接著的第二板斧,將140道菜精減至60多道經典特色菜,道道有來歷。這一改,后廚50多人減至30多人,全是德藝雙備的人才。庫存減少2/3,每晚下班80%的冰箱變空。原料當日采購當日上桌,口感獲大贊,食品安全也有了保障。
第三板斧聚焦顧客群,砍掉10元一碗的羊肉燴面,代之的是一款32元/碗的鴨湯銀絲面。
顧客精準聚焦后,從運營、上座率等方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這些改變也曾讓頓玉松背上500萬的外債,好在基本都已還清。
柯林斯在《基業(yè)長青》中提到:偉大的公司應該有“利潤之上的追求”,如價值觀、社會責任等,且必須具體可行。而這也是頓玉松的心聲,“厚度優(yōu)于速度、行業(yè)繁榮勝于個體輝煌、社會價值大于商業(yè)財富。”
2012年這一年,頓玉松的名字又與世界鏈接。當年5月在韓舉辦的第35屆世界廚師聯合會代表大會上(被譽為“世界餐飲業(yè)奧運會”), 他與樊勝武、李志順及陳偉的驚艷亮相,為中國贏得了世界的掌聲,同時也獲贊 “豫菜四大天王”的美譽。
回想過往,不由會讓人想起木心先生的這句話:“歲月不饒人,我也未曾饒過歲月。”
2017年5月,作為煜豐汴京烤鴨品牌創(chuàng)始人,頓玉松專門有封寫給100年后“煜豐”的信,里面有句這樣的話:
100年后,不論科技發(fā)展的何種高度,希望煜豐的“烹飪藝術家”傳承“中國博大精深的烹飪技藝”,吸取“工匠精神”,將每一道菜做到極致。希望通過煜豐汴京烤鴨的百年努力,讓更多的人了解到“烤鴨源自汴京”這段歷史,重塑河南飲食史上的金字招牌。
煙火人間,人與大地上的食物并無多少區(qū)別。
經過陽光雨露,再到火與油的升華,實現最好的歸宿后,又在日月的邂逅獲得新生。
這是大地對人類的回報。
人類敬畏土地與神明,食材也敬畏人類,這種約束包含最深的真誠,一種神性哲學,就在爐灶與餐桌間修煉成自然而然的表達。
端坐在老板椅里的煜豐汴京烤鴨品牌創(chuàng)始人,一如30多年前走出村子的那個鄉(xiāng)間少年。
3000多年前祖師爺尹伊的微笑回眸,是他一生的禪修。